【导读】海绵城市建设的的核心理念是建立绿、灰、蓝结合的现代城市排水防涝、径流污染控制体系。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
1.0.4 本条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设理念。
1 海绵城市建设的的核心理念是建立绿、灰、蓝结合的现代城市排水防涝、径流污染控制体系。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构建以源头减排设施系统(即绿色“微排水系统”,Micro Drainage System)、市政雨水排水系统(即灰色“小排水系统”,Minor Drainage System)和应对极端降雨的排涝除险系统(即蓝色“大排水系统”,Major Drainage System)的现代城市排水防涝、径流污染控制体系(3M System),并与城市防洪系统、污水处理及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等系统有机衔接。通过源头、过程、末端不同环节和尺度的综合施策,实现对城市雨水径流总量、峰值、污染等多重目标的控制。源头减排设施(绿色微排水系统)主要应对大概率低强度的中小降雨,以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规划控制指标;市政雨水排水系统(灰色小排水系统)主要应对较小概率短历时的强降雨,以满足一定强度降雨事件的排水安全要求为规划设计控制指标;排涝除险系统(蓝色大排水系统)是为应对小概率长历时的极端强降雨,以满足城镇内涝防治规划设计重现期标准的要求为控制指标,为超出源头减排和排水管渠设施承载能力的雨水径流提供行泄通道、调蓄和最终出路、防治内涝等任务,排涝除险系统强调在市政雨水排水系统和泵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城市低洼区、沟渠、道路、河道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及水体,发挥其调蓄与行泄功能,确保城市具有能有效应对超强降雨的内涝防治综合能力,确保城市安全。
2 规划应解决雨水径流的空间分配问题,这是解决雨水径流出路的核心问题。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城市空间规划应为雨水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出路。
规划应进行现状及规划管网排水能力评估,进行不同设计降雨情景下的城市内涝、合流制溢流风险评估、地表漫流分析,识别城区内涝高风险区域和地表漫流路径,安排城市雨水径流源头减排设施与通道及调蓄空间,提出地表漫流路径及调蓄空间治理和保护的要求。
注重排涝除险出路。加强蓝线、绿线与竖向高程规划管控,为涝水提供可靠的调蓄空间和行泄通道。科学划定城市蓝线、绿线,为河道漫滩的泄洪通道预留足够的开敞空间。对规划中识别的洼地,应注重保护雨水的自然积蓄空间,宜优先考虑将洼地作为禁建区或作为城市雨洪公园,划定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