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污水及重污染的初期雨水由污水管道系统排放至污水厂处理,雨水由绿色海绵渗透排放系统控制雨水径流量及径流污染。
5.6 排水管渠系统
5.6.1 污水及重污染的初期雨水由污水管道系统排放至污水厂处理,雨水由绿色海绵渗透排放系统控制雨水径流量及径流污染。
5.6.3 地面及街道主要是用作人行、活动、车辆的通行、停放。但在实际情况下,地面及街道也起到雨水承载与部分输送作用。因而,应在首先关注人行、活动、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利用地面、街道来承载一部分雨水流动。此时应该与地面、道路管理机构紧密配合。市区地面或街道带有路肩的硬质面层设有一定的坡向,低处组成排水沟利于径流向排水口流动,道路横坡使街道中心高外缘低可保证水流从路面流向排水沟或排水道,街道边缘的纵坡利于径流向排水口流动。
有绿化带的道路宜建设植被过滤带、植草沟及生物滞留设施等雨水径流与污染控制措施。有草地的公园道路的雨水宜排入植被过滤带或植草沟及生物滞留设施。
5.6.10 输送区域雨水和污水的合流管道规模应满足设计重现期的雨水量和最高日平均时污水量之和的输送要求;合流截流管道的规模应满足截流倍数雨水量和最高日平均时污水量之和的输送要求。合流截流管道管顶宜低于合流来水管管底,以避免影响雨水排放。
当径流污染通过弃流或调蓄池等设施排入污水管道系统,再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时,相应的输送及处理规模应考虑这部分径流污染量。
弹性系数:污水管管径应留有余地,宜采用3~5倍的规划旱季污水量复核管道满流情况下的过流能力,应采用现状旱流污水量校核不淤流速。
5.6.12 管材一般情况下可如下选择:
(1)管径小于等于DN500mm,埋深小于4m,可采用增强复合类塑料管材、钢筋混凝土类管材、球墨铸铁管等。
(2)管径大于DN500或埋深大于4m,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类。
(3)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宜采用双橡胶圈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材,或球墨铸铁管。
(4)顶管法施工管材宜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顶管专用管材,亦可采用钢管或球墨铸铁管,并加强防腐。
(5)拖拉法施工管材宜优先采用PE管材。
(6)排水压力管道宜采用钢管、PE管、球墨铸铁管等。
(7)排放有腐蚀性废水,优先选用复合类塑料管材或陶土管。
(8)沿海盐分含量高的地区优先选用复合类塑料管材或球墨铸铁管。
(9)管材接口施工时应严格密封,严禁采用无法密封的管材。
5.6.13 污水管埋深大,应选择安全、可靠之管材,除保证正常的排水功能外,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污水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内部的水压和外部的荷载,并应具有抵抗污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磨损能力,具有适应不均匀沉降的纵向抗弯能力。
(2)用于输送腐蚀性工业废水的污水管必须能抗腐蚀,宜采用特殊防腐管材。
(3)污水管必须不渗水,接口严密,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而污染地下水或腐蚀其他管线和建筑物基础。
5.6.14 对于新型塑料管材的环刚度,要根据管顶覆土、地面荷载、路面结构、回填材料及其密实度、管侧原状土的综合变形模量等条件,通过计算确定,未经计算一般不宜小于SN12.5;当埋深较大,管侧土综合变形模量较小时,不宜选择塑料管,如果选用,需进行刚度复核,必要时采用石粉渣回填或混凝土全包封加固。
钢筋混凝土管埋深超过6m时,以及穿越河道、铁路、公路等其他基础设施时,必须进行结构计算,必要时可采用混凝土全包封加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全包封应按结构要求,预留变形缝,管道接口宜采用柔性接口,接口位置宜同变形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