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获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福建省厦门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建筑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趋势
自获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福建省厦门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建筑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趋势,将发展智能建造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发力方向,加快推进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做到“四个到位” 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
善用政府“有形之手”,统筹协调、大力营造智能建造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驱动和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责、企业主体”的智能建造工作推进格局。2023年4月,成立市、区两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工作。2023年7月,组建部门工作专班、企业专项小组,合力推进智能建造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工作统筹到位。2023年4月,印发《厦门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建立试点工作框架,提出试点工作目标,聚焦建立政策体系、加强示范引领等7大试点任务,部署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
三是政策措施到位。今年2月印发《厦门市智能建造信用激励措施》,9月印发《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鼓励招投标活动中增设智能建造技术应用评审内容的通知》,用足用活政策红利,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激发智能建造发展活力。
四是标准指引到位。跟进试点实践,总结成功经验,制定具有厦门特点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指引,陆续发布《厦门市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试点(骨干)企业、试点(示范)产业基地评价指引》《厦门市房屋市政工程智慧工地评价指引》等9个指引,颁布《智能货用施工升降机补充定额》等4项智能建造标准定额清单。
开展“四项试点” 树立高质量发展标杆
开展多种类型试点,大力推广运用BIM、工程智能装备、建筑机器人、智慧工地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树立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新标杆。
一是工程项目试点。深入调研,遴选项目,分批次组织项目试点,多线融合多种应用场景,逐步推进工程项目智能建造技术应用。2023年以来,公布3批次48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在策划、设计、施工以及运维多个阶段试点实施智能建造技术。
二是骨干企业试点。先后公布两批智能建造试点企业,推选22家具有较强基础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的施工总承包、部品部件生产等类型龙头骨干企业,开展试点培育,带动建筑企业提高智能化水平。
三是产业基地试点。遴选5个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开展试点,引导应用智能建造技术,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四是创新平台试点。推动建设16个智能建造相关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BIM(建筑信息模型)云平台、产业互联网可信工程平台、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已分别在8个BIM一模到底试点项目、4个可信平台试点项目、15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开展应用,显著提升项目上下游数据贯通水平。
做足“四篇文章” 壮大高质量发展动能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强化技术应用推广、鼓励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壮大高质量发展动能。
一是做足成果落地文章。2023年3月,联合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设立智能感知与工程物联网(厦门)实验室,今年7月,通过签署合作协议的形式在厦落地自主可控的BIM云平台等创新成果。今年5月,引进汉阳市政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导入城市信息模型(CIM)等先进技术资源,助力厦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做足应用推广文章。今年9月,举办全省首次“人机大战”,集中亮相15种建筑机器人和2种智能装备,充分展示了建筑机器人施工效率、安全风险、工程质量等方面的卓越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连续两年举办智能建造装备展览,全面展示高端自研智能建造设备和各种自主研发平台。
三是做足合作共享文章。指导本地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100多家单位成立厦门市智能建造产业协会,同时组建“智能建造产业联盟”,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和专业培训,搭建了产学研用良性互动平台,激活产业链创新活力。
四是做足协同创新文章。与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建集团等院校、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以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为载体,探索BIM一模到底、三维智能审图、造楼机等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开展智能建造课题“揭榜挂帅”工作,促进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研究,在智能建造基础研究与实践运用间构架桥梁,实现科技资源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应用,合力推进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在厦落地及推广应用。
把握“四大环节” 夯实高质量发展路径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同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一是抓实数字化设计关键。指导本地设计单位依托BIM技术向智能设计转型,开展BIM“一模到底”应用试点,打造具有明显示范效应的项目。开展BIM施工图三维电子辅助审查、AI人工智能辅助审查应用,推出一批国产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设计软件。
二是筑牢工业化生产基础。印发《厦门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支持装配式生产基地实施装备改造升级,推动使用机器人进行构配件生产。推广应用轻型造楼机革新传统施工工艺,为施工现场提供类工厂化作业环境。
三是用活智能化施工手段。推动建筑机器人研发应用,逐步替代“危、繁、脏、重”的施工作业。在厦大海韵园二期、翔安机场货运站等多个项目推广应用智能塔吊、智能升降机等装备。
四是做优信息化管理保障。完善升级建筑业监管模式,积极应用BIM报建审批系统。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城市级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可信工程平台试点。指导厦门海迈科技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建造协同管理平台。
搭好“四个平台” 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通过遴选行业专家组建专家库、联合高校培养技术人才、建设实训基地培训产业工人等方式,构建复合型智能建造创新人才体系,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一是组建专家智库平台。制定智能建造专家库管理办法,从设计、构件生产、施工、信息软件等企业以及高等院校遴选144名专家入库,为智能建造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二是搭建高校培养平台。推动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设置智能结构与城市更新、智慧建造与城市运维等专业或教学方向。
三是建设实训基地平台。指导特房建工、海迈科技、厦门技师学院等单位联合建设7个智能建造产业工人实训基地,开展BIM技术、机器人等课程培训。
四是开办讲座论坛平台。围绕智能建造技术前沿、产业应用等热点议题,邀请院士专家,开展多场高端论坛,线上线下3000余人次参会,普及了智能建造产业前沿知识、先进技术产品和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下一步,厦门将聚焦智能建造试点工作的整体目标,持续丰富工作路径、狠抓重点任务落实,加速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力推出“一套政策”。制定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引导一批项目实现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尽用。二是加快建设“一个园区”。推动翔安小光山智能建造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策划产业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智能建造产业集聚发展。三是全面推广“一批经验”。树立翔安机场、中交白鹭西塔、湿地公园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等可复制可推广示范样本,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在厦门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应用;总结厦门新会展中心的BIM一模到底技术、翔安大桥的智能化装备运用等突出专项智能建造技术,拓宽智能建造技术的综合应用。四是集中打造“一个集群”。充分发挥厦门软件企业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集聚效应,提高智能建造全产业链信息化水平,指导厦门市智能建造产业协会构建以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优势企业为中心的智能建造产业联盟,引导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打造以智能建造为核心的未来建筑产业集群。
福建引领新发展 智造新未来 以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引领新发展 智造新未来 以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积极培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积极培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