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建设工程领域,建设方(甲方)与施工方(乙方)之间的纠纷屡见不鲜。无论是关于工程量还是工程质量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最终都会涉及到工程价款的司法鉴定。
在建设工程领域,建设方(甲方)与施工方(乙方)之间的纠纷屡见不鲜。无论是关于工程量还是工程质量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最终都会涉及到工程价款的司法鉴定。
什么是建设工程价款的司法鉴定?
当建设方和施工方因工程价款产生争议时,为了明确责任并提供法律依据,通常会通过司法鉴定来确定具体的金额。这种鉴定不仅涉及工程量的确认,还包括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等各项费用的计算。
工程价款司法鉴定的具体流程
1、审价鉴定的申请
根据法律规定,有举证责任的一方需提出审价鉴定申请。这意味着,如果一方认为有必要进行司法鉴定以证明其主张,则应主动提交申请。
2、审价费用的预付
司法鉴定费用通常由申请鉴定的一方先行垫付。若双方共同要求鉴定,则各自承担一半的费用。这有助于确保鉴定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审价单位的选择
首先由双方协商选择第三方鉴定机构;如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法院将会指定一家合适的鉴定单位进行评估。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4、对审价鉴定初稿的异议
在初步鉴定报告完成后,鉴定单位会与双方核对工程量,并向委托人出具鉴定初稿。此时,双方可以从多个角度审查这份报告,包括但不限于:
审价鉴定单位的资质;
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差价调整的方法及其依据等。
5、对审价鉴定报告的质证
律师可以从程序合法性、范围、依据等方面对司法鉴定报告提出质疑或异议。例如,检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图工程量之间的差异及其调整依据是否合理。
6、申请重新鉴定
如果发现鉴定机构或人员不具备相应资格,或者鉴定程序存在违法情况,当事人有权申请重新鉴定。不过,只有在现有鉴定结论存在重大缺陷且无法通过补充质证等方式解决时,才会启动重新鉴定程序。
固定价合同下的特殊情况
在固定总价合同中,虽然双方已经约定了一个固定价格,但对于超出合同约定风险范围外的变更事项对应的工程量及工程价款,当事人仍然可以申请司法鉴定。这是因为这些额外的变更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工程造价,因此需要通过专业的司法鉴定来确定具体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