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挂证整改期限延长,感觉挂证是不是查不下去了

挂证整改期限延长,感觉挂证是不是查不下去了

更新时间:2025-02-19 建设快讯 原创
阅读(2,744) 点赞(53)

【导读】在建筑行业中,“挂证”现象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近期,福州高新区住建局发布的《关于第二批次企业资质动态核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再次将这一问题置于公众视野之中。尽管过去一二十年间,相关部门对“挂证”行为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打击,但成效似乎并不显著。

在建筑行业中,“挂证”现象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近期,福州高新区住建局发布的《关于第二批次企业资质动态核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再次将这一问题置于公众视野之中。尽管过去一二十年间,相关部门对“挂证”行为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打击,但成效似乎并不显著。

根据通知,2024年6月至9月期间进行的企业资质动态核查结果显示,在整改期限结束时仍有553家企业未能达到相应的资质标准。根据规定,这些企业的资质证书本应被撤销,然而,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并支持企业发展,相关部门决定将整改时间延长至2025年3月20日。

复杂利益链下的妥协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挂证治理专项行动中,不少省市发布了涉嫌挂证名单,人数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原定于11月开始的排查处罚并未如期进行,而是被推迟。

建筑工程领域的体量庞大,涉及的利益方众多,想要彻底根除“挂证”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刀切的话,可能会导致大量证书被注销,影响到很多单位的正常运营,进而威胁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此外,在全国资质延续过程中,一些单位和协会直言压力巨大,强调过于严格的资质核查会对企业生存构成威胁。

寻求平衡点

在治理“挂证”问题的过程中,监管机构不得不考虑多方利益平衡,避免因过于严厉的措施而引发市场动荡。这时候,找到规矩与市场之间的平衡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一方面要维护公平竞争和行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和市场的稳定性。

正如古人所说:“水至清则无鱼”,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纯净。单纯的惩罚性措施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更大的市场混乱。因此,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避免过度干预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

写在结尾

此次福州高新区住建局延长整改时间的决定,既是对当前建筑行业现状的一种务实回应,也是对以往政策执行力度的一种调整。

然而,这样的妥协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它可能会被部分企业视为逃避责任的机会,继续维持原有的不良习惯;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削弱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权威性,给其他遵纪守法的企业传递错误信号。如何在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有效遏制“挂证”行为,依然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大挑战。

从长远来看,监管部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实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解决建筑行业的“挂证”难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政府、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净化和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