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为什么会结算“失真”?揭秘工程结算失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为什么会结算“失真”?揭秘工程结算失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更新时间:2025-02-22 建设快讯 原创
阅读(1,108) 点赞(298)

【导读】在进行工程结算审核时,经常会发现一些项目存在多报现象。这些所谓的“失真”不仅影响了项目的成本控制,还可能扰乱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本文将探讨导致工程结算“失真”的八个主要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在进行工程结算审核时,经常会发现一些项目存在多报现象。这些所谓的“失真”不仅影响了项目的成本控制,还可能扰乱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本文将探讨导致工程结算“失真”的八个主要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联系单盲目签证

由于我国目前采取计量(监理)与评价(决算)分离的管理模式,负责决算审核的工程师通常不会亲临现场。因此,许多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依赖于施工图和监理签证。这种模式为施工环节尤其是隐蔽工程中的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性。监理人员对造价管理知识不足,容易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盲目签字,施工单位也可能借此机会弄虚作假,增加不必要的签证费用。

对策:加强监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每项签证都有据可依;建立严格的签证审批流程,防止事后补签。

二、工程量计算误差

工程量的计算是基于竣工图纸、设计变更联系单和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工程量的计算可能会出现重复计算、单位不一致或计算错误等问题。

对策:采用标准化的计算工具和方法,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性。

三、套用定额不当

在编制结算时,对于定额中的缺项套用子目或换算的理解差异较大,可能导致高套定额的现象发生。

对策:加强对定额使用的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熟悉最新的定额标准和解释。

四、材料价格波动

主材型号和材质在设计中不够明确,加上部分材料价格采用市场价,这直接影响了结算的造价。

对策:明确规定材料的品牌和规格,及时更新市场价格信息,确保材料价格的透明度。

五、费用计算错误

合同中未按要求正确套用费用定额,如将三类工程误套为二类工程,或在不符合文明施工条件的情况下仍计入文明施工增加费等。

对策: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费用计算,避免人为失误。

六、结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不足

极少数情况下,结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过关,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对策:提升团队整体专业能力,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

七、合同及现场签证用词不严谨

建设单位在发包合同及现场签证中用词模糊,导致结算与实际情况不符。

对策:在签订合同时,务必使用准确、清晰的语言,减少歧义。

八、施工单位故意加大水分

为了提高利润空间,部分施工单位会在送审结算中故意夸大工程量或费用。

对策:建立健全的审核机制,对提交的结算资料进行严格审查,防止虚增费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