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工程项目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要进行竣工结算,以确定最终的工程造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造价被大幅审减的情况。这种现象不仅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争议。
在工程项目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要进行竣工结算,以确定最终的工程造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造价被大幅审减的情况。这种现象不仅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争议。
导致工程竣工结算审减的主要原因
1、投标报价时的不平衡报价
在项目管理的第一阶段,由于商务报价人员对投标文件及现场情况不了解,不熟悉施工工序和市场价,常常出现盲目使用不平衡报价的现象。这会导致投标单价过高,从而在结算时增加审减额度。
2、商务人员对现行定额了解不足
项目报价的主标商务人员如果对《GB50500-201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2012年北京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等现行定额不够了解,容易在组价过程中出现低级错误,如单位替换错误、套错定额等。这些错误虽然在清标评标过程中未被发现,但在结算时会被审计修正,导致审减。
3、工程量清单核算不一致
中标清单及图纸与实际施工图纸及清单不一致,造成清单不全,工程量增减量偏大。在固定单价合同下,结算时需根据实际完成量和中标单价进行结算。如果增补清单项过多且组价不合理,会引起审计争议,导致结算结果与中标价偏差较大。
4、过程资料确认不及时
项目部不重视造价员的作用,项目经理及总工不重视结算资料的过程收集管理,导致商务经理无法及时组织资料收集。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索赔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及现场照片资料未能及时流转,工程技术资料缺损,清单工程量变更、洽商、方案、隐检等资料准备不到位,无法支持和满足结算数据,造成审减。
5、审计侧重点
审计局在项目结算审核时重点关注工程完成及资金情况的合理合规性。施工单位若认为仅提交竣工图纸即可进行结算,而不重视过程资料的及时确认,无疑是错误的做法。过程支持性资料是审计审核的关键,缺乏这些资料会导致审减。
如何避免工程竣工结算被大幅审减?
1、确保招投标资料完整准确
招投标资料:包括招标文件、招标图、招标答疑资料、投标书、招标过程资料、中标通知书等。
施工合同或协议书:确保合同条款明确,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
施工图及相关记录:如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纪录等,确保所有相关方签字盖章。
2、加强过程资料管理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确保有效的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变更通知单等原件齐全并签字盖章。
进场高程及竣工测量:确保进场高程及清表测量后高程及确认单、竣工测量报告等资料齐全。
设备或主材认价单:确保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三方签字盖章,并附上相关材料采购合同及发票。
3、做好竣工验收及技术措施记录
各类施工技术措施及方案:确保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证认可的各类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方案齐全。
竣工验收单:确保竣工验收单上有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等签字盖章。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确保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完整,检测报告齐全。
4、保持详细的日志和会议记录
施工日志及会议纪要:详细记录每日施工情况及重要会议内容,确保有据可查。
每月计量支付记录:确保每月计量支付盖章签字版原件、材料报验单备查,含纸版及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