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针对老旧小区线缆杂乱问题,通过实施城市通信线网改造及地下管道建设工程,投入2226万元资金,成功解决了12个老旧小区的“飞线”困扰。截至去年年底,已覆盖3500户家庭,重新布放光缆400公里,并建设了分光箱和端口等设施,有效提升了小区环境整洁度和安全性。
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的利民小区,曾经密布如“蜘蛛网”的电线、网线、电话线交织在一起的景象已成为过去式。随着当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推进,特别是城市通信线网改造及地下管道建设工程的实施,居民们迎来了更加清爽安全的生活环境。
利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加上长期存在的线缆私拉乱接现象,“飞线”问题尤为突出。“有些线缆都成了废线,还悬在空中,风一吹就会晃动,看着都怕。”居民回忆道。面对这一情况,安龙县政府高度重视,将“飞线”整治纳入民生实事清单,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
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安龙县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整治、分步实施”的原则,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及相关通信企业共同推进。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县共完成了12个老旧小区的通信整治,覆盖3500户家庭,重新布放光缆长达400公里,并建设了367个和2936个端口,清理了68公里废弃光缆、372个旧分光箱以及1120条老旧。
如今,金矿宿舍、电信局宿舍、二中宿舍等老旧小区内,曾经混乱的“飞线”已被彻底清除,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有序的线缆入地、入管布置,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极大地提高了居住安全性。
展望未来,安龙县计划在2025年继续投入420余万元,对剩余的12个老旧小区实施“飞线”治理,以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这项举措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安龙县的努力证明,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居民参与,可以有效地解决老旧小区面临的难题,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杨雯